天津丰汇信和科技有限公司

50t转炉轴承座润滑改造

2009-11-11

某厂生产的50t转炉,在转炉耳轴轴承处采用的是传统的稀油润滑方式。在转炉设备的使用过程中,发现轴承座存在漏油现象。通过对轴承解体检查发现,轴承滚柱与内外圈运动副之间稀油并没有形成真正的油膜,加之耳轴托圈密封很难保证,进入轴承的稀油泄漏现象时有发生,在运动副之间产生锈斑。如果长期运行,必然会使轴承滚柱磨损不均,造成轴承柱碎裂,致使如此关键设备的轴承达不到正常使用寿命就被迫更换。另外,由于润滑油的泄露,严重的影响了现场的操作环境,而且在钢渣喷溅时可能会引发火灾事故,造成人力、物力和财力的极大浪费。
  轴承座漏油的原因分析:转炉耳轴两侧轴承内径为800mm,外径为1150mm,工作转速为1rpm,由于工作性质决定了转炉在小于360°的范围内往复运转,因此,采用稀油润滑必然会造成轴承的局部不能得到正常的润滑。其次,转炉耳轴轴承座密封采用球面密封结构,并在球面密封端盖与球面压紧环之间加装密封填料,球面密封端盖与球面压紧环在加工过程中存在加工误差,使两零件的球面不可能达到完全吻合,造成润滑油的泄露。再者,一般填料耐高温性能差,易在高温作用下风化失效,在转炉倾动时仍会有灰尘进入。
  改造方案:将转炉耳轴轴承的润滑方式由稀油润滑改为干油润滑方式,同时将轴承座的密封方式改为专用密封圈加迷宫式密封的方式。润滑油的进油口仍选择在轴承座的上部,可使用原来的进油孔。原来采用稀油润滑时,轴承外圈无润滑油沟及进油口,润滑油由轴承的侧面进入。若采用干油润滑显然不能采用这种进油方式,故需特殊定做轴承的外圈有润滑油沟及均布的进油口的轴承。另外,传统的钠、锂基润滑油脂,存在着粘附力差、不能抗强淋水冲击,易流失,易乳化的缺点;高温辐射下低闪点,理化性能严重破坏,在冶金设备润滑的应用范围逐渐萎缩。因此,可以用高闪点、粘附力强的润滑油脂取而代之,脲基脂就是其中的一种。脲基脂在高温下,具有较高滴点、闪点,在强淋水冲击下,具有极好的抗水和防锈润滑性能。
  经过改进后的转炉在安装使用后,再没有出现漏油的现象。这样就杜绝了炼钢时因喷溅引发的火灾现象,并改善了现场的操作环境。钢厂使用一定时期后,对轴承座进行拆检时,发现即使密封出现老化、密封不严导致杂质进入轴承座内,油脂由米黄色变为灰褐色,轴承滚道内仍有油膜存在,轴承游隙基本未变。这样,既降低了生产制造的费用,又降低了用户备件更换、设备维护的费用,同时,也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。(榕霖)